贵阳铁路工程学校,贵阳铁路高级技工学校
世界技能大赛报告会金牌代表发言稿
2018-03-17 来源:按人社厅要求转发 浏览量:

 世界技能大赛先进事迹视频报告会

 发言材料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 编

2018年3月16日 

 

勇攀世界技能高峰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宋彪

 

    2017年10月14—19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代表中国出战工业机械装调项目,夺得金牌,并在1260多名参赛选手中以779分的最高分,摘得本届世界技能大赛唯一的最高奖——阿尔伯特·维达大奖,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参赛选手,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中国青年工匠的风采,为国家赢得了崇高的荣誉。获奖回来后,很多人问我,你取得这样的荣誉有什么经验?有什么感悟?今天,我就把我的成长和夺冠经历与大家作一分享。

选择技校——缘起兴趣爱好

    我小时候在安徽蚌埠生活学习。上初中时,学习成绩并不突出,2014年中考时成绩也不算理想,刚刚达到上普通高中的分数线。记得我拿到成绩单后,父亲跟我聊了很多很多。从他的经历和想法中,我了解到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知道了父母对我的期望,对我的爱。他们希望我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能对社会作出自己贡献的人,最起码以后要能凭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和家人。父亲与我的谈话,让我一夜无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心中渐渐地明确了目标。

从小我动手能力较强,父母买给我的玩具我总会把它拆掉,再想办法复原,我也十分享受这个过程的快乐和喜悦。我还特别佩服那些技术工人利用手中的工具,变出一个个“漂亮”的零件,组成一台台“灵活”的机器。我向父母提出了不上高中上技校的想法,父母尊重了我的选择。经多方了解,我选择了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五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当时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拿好工具”。这样选择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父母在常州工作多年,父亲一直从事机械加工方面的工作,我从小耳濡目染,渐渐地也有了兴趣;二是学校在全国技工院校中很有名。没进校前只听说学校好,后来真的成为了学校一名学生,才切身体会到。不管是学校的设施设备、师资队伍还是学习氛围、课余活动,都让我觉得那一年暑假,我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其实社会上包括我们的长辈,对于技校或者技校生的评价,总是或多或少带着些颜色的,他们总是习惯与本科生做比较,其实我认为不该这么比较的。本科生走的是学历道路,我们走的是技能道路,他们毕业后做适合他们的工作,我们毕业后在我们的岗位上效力,这并没有什么冲突。

精湛技能——源自勤学苦练

开学的第一个学期,我自己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自己选择的路要努力走好。我一有空余时间就去请教专业老师,经常和老师“泡”在一起。二年级的时候,我作为低年级“编外”人员试着参加了学院“技能节”校集训队的选拔比赛,取得了第二名,顺利进入校集训队。之后又在江苏选拔赛中以第一名的成绩,代表江苏参加全国选拔赛,以第三名的成绩进入了国家集训队。

2016年11月起,我与另5名国家集训队成员在该项目国家集训基地参加集训和选拔。全国第三的成绩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与优秀选手之间存在的差距,要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不能停止奋斗的脚步。为此,专家、教练与我一起仔细找问题,总结分析我的不足,并指导我开展强化训练。为了提高焊接操作时的专注度,我冒着40度的高温,在车间一练就是一天,汗水湿透了厚厚的防护服。有一次,因为疏忽防护没做到位,脖子被电弧灼伤,教练心疼地让我休息几天,我没有听他的话,仍带伤坚持训练了一个月。装配调试是我们这个项目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为了提高装配调试操作的精准度和熟练度,我经常反复加练直至深夜,到后来,在选择装配调试垫片时,我已不需要用量具测量其厚度,光凭手摸就能准确地做出正确选择。当遇到困难或技能提升瓶颈的时候,我总是能够及时得到专家和教练的帮助。他们不光在我训练的时候给予专业技能上的悉心指导和耐心陪伴,倾囊教授技术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还给我讲许振超、高凤林等大国工匠和邓建军、张忠、乔森等身边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故事,激发我的训练热情,让我在一次次的反复练习中渐渐体会和养成吃苦耐劳、刻苦钻研、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这样,在大半年时间里经过6进3、3进2、2进1淘汰选拔,我始终以第一名的成绩,最终成为代表国家出战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的参赛选手。

在最后的备战冲刺阶段,专家组对我提出更加严格的集训目标:高于世赛技术标准、高于世赛检测标准、高于世赛竞赛规则、高于世赛体能强度,具备绝对的技术、知识和体能储备,争夺世界技能大赛奖牌。围绕更高的目标与期待,我和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备战阶段,开展了针对性训练、障碍性训练、国际交流训练、心理及体能训练等,同时对世赛理念、标准、规则等进行了更深入的学习。这段时间,我的技能水平、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不到3个月的备战冲刺,我们做好了充分准备,力求每件产品的精准、完美。

冲金夺冠——来自厚积薄发

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比赛共分为5个模块,包括机械加工、焊接加工、齿轮箱拆检、电气预防性维护、装配与调试。赛程为4天,累计比赛时间20个小时。这是一项复合程度很高的比赛项目,要求选手具备扎实的多工种知识和技能基础,并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和应变能力。

纵然我在国内的集训中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阿布扎比的比赛过程中还是遇到了意外和困难。我前三天的比赛是焊接、机加工、齿轮箱拆检和电气预防性维护,进展比较顺利。第四天,就在我即将开始“脚踏动力水净化系统”装配与调试的时候,首席专家通过翻译告诉我,因为大赛组委会在比赛组织中出现一些失误,前一天对我的计时少计了半个小时,所以,今天的比赛我将比其他选手晚半个小时开始!当我待在选手休息室里看到其他国家的选手已经开始操作的时候,紧张和焦虑一阵阵袭来。心想这样被压缩时间,很有可能完不成任务,前面所有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这时,出发前中国代表团动员誓师大会的情景再次浮现在眼前,国家的嘱托、教练的叮咛在耳边响起,我意识到必须平静下来,克服眼前的不利和困难,坚持到底,才能不辜负祖国的期望。我迅速对原计划作出一些调整,以肌肉放松运动保持竞技状态。就这样,当重新回到赛场,我按照调整后的计划,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操作节奏,发挥了平时训练的最好水平,第一个完成了规定的竞赛模块,夺得金牌,并赢得阿尔伯特大奖。

在闭幕式上,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亲自为我颁发阿尔伯特大奖。说实话,比赛前我并不知道阿尔伯特大奖是什么,甚至当我被通知上台领奖的那一刻,我都没有反应过来。原本就想着放松一点好好表现,领导和教练也一再嘱咐我正常发挥水平就行。没想到我取得了全场最高分,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回国后,我在中南海受到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受到国家人社部的表彰,今年初又被江苏省政府授予“江苏大工匠”称号,让我深切体会到了党和国家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视和关怀。成绩和荣誉已经成为过去,作为学院四年级学生,我将继续完成我的学业。目前我加入了学院2015级中德国际班,正在强化德语学习,争取随班到德国留学一年,毕业时能通过德国工商业联合会(IHK)职业资格认证。我从成长和参赛经历中深深体会到,技能改变人生,技能成就梦想。我将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坚定走技能成才之路,用自己的努力阐释新时代工匠精神,践行技能梦想!也希望更多的有志青年能够凭借精湛的技能让人生出彩!

 

 

新时代成就“工匠”梦想

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  胡萍

 

我是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服装系技师班学生胡萍,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获得时装技术项目比赛金牌的收获与体会。我汇报的题目是:新时代成就“工匠”梦想。

2017年10月14日,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开幕,我穿着和国旗上五星一样颜色的队服参加开幕式,现场看到五星红旗在看台上高高飘扬,我的心情特别激动,在内心深处高喊一声:世界技能大赛,我来了!

10月15日8点30分。战幕拉开,走进赛场,我镇定、自豪。比赛分五个模块进行,内容包含:设计、立裁、服装制板、服装制作和手工装饰。面对每个模块中的未知元素我都从容面对,因为我们的训练难度远远高于比赛难度,每个模块教练给我的训练时间也要短于比赛时间,检验标准更要高于世赛标准,多样化、高强度训练的经验积累使我在比赛中从容不迫、游刃有余,面对突发事件也能够沉着冷静、处变不惊。

10月18日10点30分,随着裁判长的哨声,历经18个小时,艰苦的比赛结束了。场内场外顿时欢呼声和掌声不断,比赛时的专注、自信、坚持、压力瞬间释放,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但那一刻,我看见场外专家教练们已经兴奋激动地抱在一起。我知道,两年的磨炼让我顺利完成了整场的比赛,我有信心取得优异的成绩;我知道,老师们的心血没有白费,今天我交上了满意的答卷;我知道,现场的老师、教练都哭了,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这是幸福的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这是成功的泪水。

10月19日,比赛结果宣布,我以高出第二名8分的优异成绩获得了金牌!那一刻激动的心情真的是难以言表!两年来的日日夜夜,辛苦努力终究没有白费!终于得以见证!

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历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付出的过程,是互助的过程,是快乐的过程,更是收获的过程!这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难以忘怀的!世界技能大赛与国内的服装类比赛区别很大,涵盖了服装行业多个工种的考核内容,我需要独自完成一个团队的工作任务,从设计师、制版师、工艺师到手工装饰设计师,这些岗位所有的工作内容都涵盖在这18个小时、五个模块中。既要熟练掌握每个岗位的职业技能,不能有“短板”,还要力求做到最好,才能取得最好的成绩。

这五个模块每个都包含了一个或多个未知元素,给比赛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这也意味着我需要准备大量的备战方案,仅仅制作模块连衣裙就需要准备72个款式,每种面料的特性,每种板型的变化,都要熟记于心。在训练中,教练对我进行了“挖坑”式训练,缩短比赛时间、加大比赛难度、制造比赛意外对我来讲是“家常便饭”。正是这种“挖坑”式训练让我的技术水平大幅度的提升,也锻炼了我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使我能够在比赛“意外”来临时临危不惧。通过集训的考验和世赛的洗礼,让我拥有了更加坚毅的意志、更加稳定的心态,让我拥有了冷静思考、迎难而上的信念,也给了我直面人生中每一个困难和挑战的勇气与信心。

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我激动、我兴奋。回想自己走过的路,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是对梦想的坚持,让我一步步走到今天。学习服装专业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成为一名“工匠”是我追求的梦想。

2013年,刚刚17岁的我,踏进了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第一次走进服装系的实训室,笨手笨脚使用缝纫机的那一幕让我至今难忘。从小我就是一个喜欢动手、喜欢画画的孩子,在有着44年历史,培养了许多知名的设计师和工艺师的服装专业学习,实现了我的愿望、让我离梦想越来越近。这是我“工匠”梦开始的地方。

2015年,我19岁。我的学姐,当时刚满20岁的陈碧华代表中国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比赛并斩获铜牌。我备受鼓舞,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认真训练,一定要参加这个比赛,一定要向学姐那样身披国旗站在世界技能大赛的领奖台上!

2016年8月,我20岁。经过一年大赛班的学习和训练,我通过了北京市选拔赛和全国选拔赛,成功入选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中国集训队。

集训期间,教练更加注重工艺精细度、稳定性和动作规范性的训练,更加关注我们的职业素养和行业规范的养成。通过接受企业的实际任务进行实训锻炼,强化应变反应能力,提高产品设计水平、掌握甄别面料技巧、熟悉调整板型过程、锤炼工艺制作技能。通过集训的打磨,增强了我的主动意识、沟通能力与技巧,规范了技术动作,以及适应陌生的工作环境、工具设备、交流对象等综合适应能力。训练的过程虽然艰苦,但是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每天训练时间里最少有8个小时都是站着,尽管很累,但是完全不觉得烦闷枯燥。这是逐梦的过程,我享受这个过程。

我信心百倍,愈战愈勇。在十进五、五进二、二进一的比赛中都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赢得了实现“工匠”梦想最近的机会,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比赛。

肩负着责任和使命,我赢得了荣誉,实现了梦想。优异成绩的取得是集体努力的结果。我要感谢各级领导的关怀,感谢像家一样温暖的母校,感谢像家长一样的专家、教练和集训基地老师。是你们,培养了我敢于拼搏、为国争光的专业能力和精神品质。

我,实现了“工匠”梦想!

我,践行了“为祖国争光、为十九大献礼”的誓言!

这是一个伟大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017年11月21日,我作为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的一员在中南海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亲切接见。总理还欣然接受了我的请求,在《工匠精神读本》上亲笔签名。

感谢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新时代!感谢世界技能大赛这个大舞台,让我实现了“工匠”梦想!记得李克强总理接见我们时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迈上中高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一代青年技能人才肩负不可替代的使命”。我要牢记总理的教诲,继续苦练技能,做一名新时代的“大国工匠”!我坚信,在这个时代,技能一定能成就我未来精彩的人生!

 

 

奋斗,成就无悔的青春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  袁强

 

我是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的学生袁强,非常荣幸也十分激动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成长感受。

2017年10月,在我们技能青年群体中,有一件大事,那就是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而我,作为一名参赛选手,亲身经历了比赛的全过程。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因为在这一届世赛上,中国代表团一举斩获了15金7银8铜和12个优胜奖的历史最好成绩,金牌数、奖牌数、团体总分均位列第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技能青年的青春风采,践行了出征前为祖国争光、为党的十九大献礼的誓言。

在这次比赛中,我克服时差、发错试卷等诸多困难,沉着应战,最终不负国家和亲人的期望,获得了工业控制项目的金牌,我身披五星红旗站在世界冠军领奖台上的那一刻,至今历历在目。我心想,作为一名技能青年,能登上世界技能的巅峰,今生无悔!

现在想来,参加世赛,不仅让我领略到世界最先进技能要求和标准的风景,更让我成长、成熟,懂得关注细节、养成规范和注重协作,让我满怀青年技能人的自信与光荣。

首先是关注细节。工业控制项目竞赛要求选手能够对不同的耗材、元器件,从各个方向和位置,用不同方法进行切割、制备、安装,并且是不同软件编程、调试,要求选手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操作中精准细致的把握。

其次是养成规范。世赛对每个职业的操作规范有着严格的要求,包括环境保护、场地清洁、工量具摆放、安全规范等都是评分的内容。工业控制项目竞赛规定,切割时必须佩带防割手套、穿戴长袖工作服、佩带防护眼镜、声音大于80分贝要佩带耳塞或者耳罩,每个工位前面都有现场裁判和安全管理员,负责监督选手不出现任何伤害事件,每天结束工位之后,要进行清扫整理。

再次是注重协作。大赛每个项目内容的设置呈现出综合任务型特点,选拔的是能够完成综合任务的选手,而非单一岗位操作者。如果自己只是一两项能力突出,又不注重协作,很难获得好的综合评价。

这三点,既是参加世赛让我学会懂得的道理,也是我今后人生道路的遵循。领导和老师们常讲,要做“德技双馨”的技能人才,争当大国工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点滴做起,把这些好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相信我们的技能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在梳理获得的同时,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让我有机会站上了世界技能大赛的最高领奖台?往事一幕幕闪过,答案无非就是两种力量,就是国家的力量和奋斗的力量。

对,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我的背后有强大的指导团队,有国家和省为技能人才搭建的良好成长环境,有越来越强大的祖国。我永远忘不了,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的颁奖典礼上,当“CHINA”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地响起,整个赛场都变成了五星红旗的海洋,当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唯一能表达内心激动与喜悦的就是挥舞手中的五星红旗,高呼“中国”!真是身处国外方能深深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强烈的爱国情怀,这就是国家的力量!如果没有国家的日益强大、繁荣和发展,没有各级领导搭建的增长才干、开阔视野、展现能力的人生大舞台,又哪来我们的世赛金牌。在赛前集训阶段,人社部和省厅领导为我们选派了最好的专家、教练和心理辅导团队,他们一直在帮助我、指导我和激励我。赛前1个月,由于压力太大,训练结果经常不理想,我一度对比赛失去了信心,甚至自己躲起来偷偷的哭。教练及时发现了我的问题,专门联系世赛心理专家为我做心理疏导,在大家的帮助下,让我重新振作精神,稳定心态,投入高强度的紧张训练中。我每一步前进的脚印都有他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他们亲人一般的陪伴,是我前进的不竭动力。在此,请允许我,向给予我亲切关怀的各位领导,向始终鼓励信任我的学校老师,以及陪我熬过整个赛季并提供技术指导、心理辅导的教练们,道一句——谢谢!

另一种力量,就是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对于这句话,我感受尤其深。我来自农村,曾经是一名中考落榜生,我从零起点入学,到后来一步步走向世赛最高领奖台,其间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坎坷。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痛,有突破技术难点的兴奋,也有百思不得其解的失落。回想当初我参加工业控制项目校内选拔赛时,第一轮即遭淘汰,但是我没有放弃,在我努力争取下,得到了旁听、观摩训练和利用选手下脚料训练的机会,并在新一轮的比赛中成功复活,成为学校种子选手。在接下来近两年的训练中,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参赛机会,抓住一切时间加强训练,每天训练时长都在15小时左右,近两年时间里我总共休息不到20天。有一次,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难题,我吃住在训练场,连续待了一周。夏天是最难熬的,由于天气快到40度,集训基地刚建设的时候还没有空调,只有几个吊扇,汗水浸湿了衣裤,干了之后留下的是一道道的汗渍,但是我都坚持过来了。要做成一件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我自己的体会:一是要坚持与执着,永不放弃;二是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三是要耐住寂寞,专心致志;四是要善于思考,勤学苦练。工业控制项目比赛总共分4个模块,分4天共22小时完成。整个比赛过程紧张而激烈,需要集中精力做好每一个环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训练到最后,老师们对我每个动作的要求都是用0.01秒来衡量。幸运的是我坚持了,我做到了,我成功了。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奋斗者的确是幸福的,只有奋斗才能成就我们无悔的青春!

“青春的价值只有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奋斗、抛洒激情的时候才能得以实现,才能用激情释放出美丽的火花”。在获得世赛金牌后,我便决定毕业后要留校工作,并计划在指导大赛和推动世赛成果转化方面作出贡献回报母校。现在我已经成为一名“准老师”,带领学生准备下一届世赛选拔。我坚持大赛养成的良好作风,每天陪伴选手训练12小时以上,通过现身说法,用我的严格自律与坚持不懈,毫无保留地带领同学们练习各项专业技能,将自己在大赛中的点滴经验,从技能、心理、英语、体能等全方位帮助他们锻炼提升。同时,我也希望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山东工业技师学院,还有全国技工院校的学生们,全部开启“学霸”模式,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奋斗中实现理想。

听了我的成长经历,也许有的同学仍然对奋斗--成功--幸福的因果关系表示怀疑,那我在此也把我的一个启蒙故事拿来与大家分享,故事的名字叫毛竹。说是在中国的最东边生长着一种竹子,名叫“毛竹”。那里的农民到处播种,每天精心培养。等待着种子萌芽,即使农民几年来一直精心照顾,经过4年时间,毛竹也只不过长了3公分。别的地方的人看到这种情景,摇着头表示完全不能理解。他们想:花这么长时间种它做什么,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是,竹子5年后以每天足足30公分的速度生长着,这样只用6周就长到了15米,这里瞬时间就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竹林。虽然4年间只长了3公分,但从第5年开始疯狂成长,6周时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竹子在地上部分的变化,并不知道,在前4年时间里,毛竹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即使拼了命去努力却看不到成果或者即使不被人知道也仍然要坚持到底的人们。当我们看到他们的时候,也许会认为他们很不幸或认为他们是傻子,但他们并不是不在成长,而是在扎根,很深很结实的根。等到时机成熟,他们会登上别人遥不可及的巅峰。

也许你现在做的事情看不到成果,但不要害怕你并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我始终认为,我们现在遇到的正是一个创新发展、蓬勃向上的好时代。条条大路通罗马,高考不是人生成才的唯一道路,学好技术照样能为国家做贡献,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在中华民族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实现技能报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他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国家建设制造强国的伟大蓝图已经绘就,上海成功申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开启又一个新时代,技能时代已经到来,技能人才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学技术也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也能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做出我们的一份贡献。